江苏百件红色珍档⑨:弥足珍贵的曾山手稿

2021-07-0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苏省档案馆首次在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百件红色珍档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高质量的红色档案。这批珍贵档案真实记录党的百年历史,权威见证党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成长、发展和壮大的真实写照,其中蕴含了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也是党史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今日推出江苏百件红色珍档系列第九篇:曾山手稿背后的精彩故事,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建党100周年


1940年,新四军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战场,建立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当时,日、伪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切断新四军的海上交通线,妄图摧毁苏北这块新生的抗日根据地。沿海港口多被马洪亮、刘九功、高希田、袁国祥等几股海匪所控制,他们各自拥有武装,先后依靠日、伪,活动猖獗,为非作歹,盘踞沿海地区,时常骚扰当地渔民。
为了争取主动,开展海上斗争,建立海上武装成为当务之急,新四军在苏中地区建立了海防团,在盐阜地区则成立了海防队。

△曾山

1944年2月,中共盐阜地委决定成立苏北海上工作小组,惠飕任组长,王晓云、彭林为组员,后隶属由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部长曾山兼任主任的华中财委,管辖盐阜地区的22个港口、400多华里海岸线,其中大小渔船2250艘、渔民19000多人。当年4月,苏北海上武装工作委员会成立,王晓云任主任,顾月波、徐宝荣任副主任,同时在渔民中建立了海上武装力量——苏北渔民自卫队,队长张效东,副队长朱益志、马干,初辖1个排,后发展为4个班,共50-60人。同年12月,中共苏北海上工作小组改名中共苏北海上工作委员会,惠飕任书记,王晓云、彭林为委员。
1945年8月,射阳县全境解放后,苏北海委率领渔民自卫队迁到了射阳的合德。年底,苏北渔民自卫队改称苏北海防队,徐宝荣任队长兼指导员,马干任副队长,同时增添了迫击炮、机枪、榴弹炮等装备。1946年,华中财委又拨给海防队捷克式机枪3挺、步枪50支。

微信图片_20210709145930.jpg
△曾山写给陈宏惠、钟国铨的亲笔信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新四军纪念馆内,藏有1946年9月15日时任中共华中分局组织部部长、华中财委书记曾山写给射阳县委负责人陈宏惠、钟国铨和苏北海委的亲笔信,这封信由陈宏惠本人晚年捐赠。信件于2011年12月20日,经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信件全文如下:

陈宏惠、钟国铨二同志并转射阳海委:
    射阳渔民自卫队由惠琅、王晓云、彭林三位同志领导的武装及海委,他们这个组织是直接归华中分局财委直接领导的武装,请你们在政治上加以帮助他们,但他们海委与他们武装建制直归华中分局财委直接指挥管理,他们的任务是团结渔民,组织船只与船业工作,帮助海外贸易打通上海与其他海上联系,主要是担负对外贸易与各公司经营事业的保障。当然地方上治安任务他们也应担负,比如前次海边一带发生反动派烧劫时,他们有镇压反动派的责任。此外听说地方上对他们不优待,分田时也不分田,这是不安当的。请你们立即通知当地区乡政府对海委指挥的武装部队的指战员要与地方武装一样的优待,当地指战员要同等一样分得土地,并望你们在政治上经常加以指导他们为盼。   
敬礼!华中分局组织部长
华中财委书记曾山
九月十五日

信中所提“射阳海委”即是位于射阳的“苏北海委”,“射阳渔民自卫队”便是已更名的“苏北海防队”,“惠琅”应是“惠飕”,或是笔误。曾山在信中,明确了苏北海委和苏北海防队的组织隶属与工作职责,并对海防队指战员应享受的政策待遇作了强调。这封信对于我们今天了解苏北海委和苏北海防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苏北海委和苏北海防队开辟苏北海上秘密交通运输线,建立海上秘密交通站,粉碎了敌人的海上封锁;同时还成立渔民工会、改组渔业公会、创办海运商行,提高船员福利,组织渔民生产,发展海运贸易;在根据地和敌占区之间,来往输送干部,并通过地下党的各种关系,将军需和民生物资从上海等敌占区运送到根据地,还直接参加了围剿海匪和打击日伪的战斗,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前身之一。

曾山简介


曾山(1899年11月10日-1972年4月16日),男,汉族,原名曾如柏,又名修生、宪朴、曾珊、唐古。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锦源村人。工人出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中共第七、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曾庆红之父。夫人是参加长征的红军女战士邓六金。1972年4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分享